南科一路这个新闻小作坊已经上线运营半年多了。为了诱骗更多人一起用爱发电,编辑团队决定写一篇自问(也有一部分问题是通过问卷收集到的读者提问)自答的精分招聘广告,欢迎有意者填写文末的问卷。
“读者”提问
据我了解,南科大不乏新闻媒体平台,比如新闻社运营的“南科新知”等,为什么还要建立“南科一路”这样一个平台呢,是因为什么特别的事件或者契机吗?
A: 在我们成立南科一路时,学校相关的公众号(或网站)已有不少,但内容以新闻为主的只有南科大新闻网、南科新知和南科周末(也就是现在的你科周末)。其中,南科大新闻网的报道往往是大学出于宣传目的而发布的科研与行政方面的新闻;南科新知的文章则相当「离地」,很少会涉及同学正在关注的校园热点话题。狭义地说,在我们成立以前,南科大真正的「校园新闻媒体」只有南科周末。
巧合的是,南科一路是因南科周末删文事件而进入同学们的视野的。南科周末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媒体,它常常在嬉笑怒骂中展示着我们身边发生的各种新闻,也会通过「鲜评」这一版块来评论学校近日发生的事件。但大学的舆论管控部门似乎并不喜欢这类媒体:大学管理方曾明里暗里使出了各种手段来打压南科周末,包括建立南科先知撰文批评南科周末的读者,以及对运营者施压迫使其删除文章。在3月的最后一日,南科周末看起来是受到了与往不同的极大压力,一次性地删除了公众号内的所有文章,并停用了公众号。南科一路报道了这次事件,并被一些同学分享到了QQ空间。
请问你们创建南科一路的初衷是什么?
A: 正如本站的关于页所道,建立南科一路的初衷是记录那些不入「正规军」之法眼,却给同学带来了切身影响的事件。我们的宗旨「在这里,读懂南科」的核心,正是希望向读者们还原一个更加完整的南科大。
请问南科一路团队认为,南科一路现在的意义何在?
A: 南科一路「在这里,读懂南科」口号的灵感来自于「在这里,读懂中国」,这是知名周报《南方周末》的宗旨。南方周末在21世纪初期制作的许多报道,为中国大陆的新闻界打开了全新的方向、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南科一路的目标也在于此,我们希望能本站能使同学们对「媒体」的含义有更为深刻的理解,更多地参与公共空间里的讨论,为学校与学生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请问南科一路的主要稿件来源是什么?是投稿还是约稿,或是有相对固定的写作团队?
A: 南科一路的稿件主要由编辑们自行采编,”广场“栏目内的稿件则来自同学们的邮件投稿。南科一路目前没有固定的写作团队,编辑团队都在「用爱发电」,精力实在有限。因此也十分欢迎大家向我们提供稿件和新闻线索。
请问南科一路的审稿机制是怎样的?
A: 小作坊的文章怎么会有人审核啊
这里有一份南科编辑目前使用的稿件发布准则。
- 新闻报道:
- 校园内出现了让许多同学开始关注的事件。
- 我们取得/制作了我们认为适合发布的内容,并确信此内容符合在校师生的利益。
- 这件事的情节为复杂,需要用较长的篇幅予以描述。
- 快讯:
- 校园内出现了让许多同学开始关注的事件。
- 南科一路的编辑认为这一事件具有时效性,值得尽快进行报道。
- 读者来稿:
- 投稿者认为稿件符合在校师生的利益。
- 南科一路认为这则投稿不会对任何人造成即时的伤害,或鼓动任何人对他人造成即时的伤害。
- 修改/删除文章
- 我们发现了文章中出现了严重失实的内容(我们在删除相关段落/文章后,将会在附近的段落/文章注明)
- 内容违反了美国法律(目前服务器托管于美国)
- 其他我们认为需要对文章进行操作的情况
任何人都可以通过邮件向我们提出对已发布文章的意见或建议。
南科一路成立至今,我们仅拒绝过一次投稿或合作。原因为:该合作会鼓动对他人即时的伤害。
请问南科一路编辑组认为什么样的文章才算好文章或好新闻呢?
A: 这是一个比较主观的问题。如果从新闻报道的角度看,我们认为,一篇优秀的报道应客观且公正地报道事件本身,并且在表述观点时能够尽可能地涵盖到不同立场人士的声音。说实话,南科一路目前的新闻报道远未能达到这一水平,我们会继续努力向着这一目标靠近。
请问南科一路编辑组如何看待南科大的学生与学校的关系,以及真实严肃而有洞见的新闻(非学校官媒,是指上段所述的理想状况)与学校的关系?
A: 首先我们认为,学校不应处处为校园自媒体的发展设限,而应当给学生们更多试错的空间。目前大学的校园自媒体与校方的关系陷入了僵局:一方面,大学对校园媒体的存在如坐针毡,总会用尽各种手段试图将媒体发布的内容限制在自己喜欢的范围内;另一方面,学生媒体因校方的打压,不再愿意进行公开的采访或报道,这导致同学们时常无法较为全面地了解事件全貌,最终形成了大家都只能在社交媒体中「治校」的尴尬局面。
简而言之,一个健康的校园需要有多样化的声音。希望学校能够正视各校园自媒体的存在,并停止目前对这些媒体的「围追堵截」。只有这样,校园媒体与大学之间才能形成良性互动。
请问南科一路在在校学生中知名度目前来说怎么样?南科一路一般采用何种方式在学生/与南科大相关人员中进行宣传推广?
A: 截至9月7日,南科一路网站由 Google Analytics 统计的 Unique Pageview 约为13500。根据编辑们的观察,身边知道或听说过南科一路的同学比例极低,且大都是从Telegram上得知的南科一路。这说明南科一路文章的主要传播途径仍为 Telegram 上的频道与其他群组。
在不暴露个人身份的情况下在校内进行推广是较为困难的。各位如果觉得南科一路的文章写得还行,值得让更多同学看到的话,欢迎向身边的朋友分享我们的文章。
你们拿工资吗?
A: 南科一路的编辑们都在用爱发电😘。
请问编辑以后会在南科一路发布代表编辑立场的评论文章吗?
A: 也许会。撰写时评则需要相对多的时间,可编辑们的时间(和文学功底)都较为有限,因此我们从一开始就决定以新闻报道作为本站的主要方向。诚然,南科一路上的部分投稿文章存在一些瑕疵,但我们深信每一篇出现于主站上的文章,均对当时发生的新闻事件有着独特的意义。我们将来也会尽可能地帮助投稿人审校文章。
南科一路报道的校园新闻似乎以负面消息为主。你们会否尝试多做些正面消息的报道呢?
A: 当前国内的互联网上正面的新闻报道多如牛毛,负面的则寥寥无几。具体到学校而言,学校的宣传机构以及地方官媒都会大张旗鼓地报道各种“好消息”,但学生遇到的问题与学校行政的过失却无人问津。地方报社的记者会去报道居民区里停水停电之类的鸡毛蒜皮,但学校里发生的事则往往无人记录——尽管这类事发生在校园里的机会大很多。报道“好消息”的人已经够多了,我们精力有限,当然要做些在我们看来更有意义的事——记录在一般的媒体中已经失语了的同学们的声音。如果学校作出改变、鲜有负面消息了,那我们自然就没有所谓的「负面新闻」可报道了。不知道有生之年能不能见到这一天呢😂
招新!
媒体的使命之一,就是做一个「不合时宜」的角色——在令人炫目的排名和引用指数增长下关注被权利被剥夺的个体,在智慧校园建设的跃进中标注出岌岌可危的隐私边界,以及,在「理性参与校园建设」的声浪里展示多元声音的重要性。
时至今日,南科一路的人手仍然较为有限,对新消息的跟进不够及时,有时对新闻背景的发掘也不够深入。若您对校园新闻报道、评论文章或随笔的撰写感兴趣,或是想为南科一路开辟一个新的方向,为大学的舆论空间注入一些新鲜的血液,我们欢迎您填写下方的收集表格或直接向 [email protected] 发送标题含「招新」的邮件与我们取得联系。
读者调研
认为南科一路需要改进?有话想对南科一路说?欢迎参与南科一路的读者调研!
调查表长期有效,可以重复填写。调查结果仅用于南科一路读者调研项目,我们不会将调查的原始数据披露予第三方。